新聞中心
聯系我們
Contact us
Contact us
- 總部電話010-51727811
- 客服熱線400 779 6696
- 更多聯系信息
硬盤和常見硬盤接口的發展史
時間:2012-09-03 09:24 來源:飛客數據恢復 作者:飛客數據恢復工程師
一、硬盤的歷史
說起硬盤的歷史,我們不能不首先提到藍色巨人IBM所發揮的重要作用,正是IBM發明了硬盤,并且為硬盤的發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貢獻。在發明磁盤系統之前,計算機使用穿孔紙帶、磁帶等來存儲程序與數據,這些存儲方式不僅容量低、速度慢,而且有個大缺陷:它們都是順序存儲,為了讀取后面的數據,必須從頭開始讀,無法實現隨機存取數據。
在1956年9月,IBM向世界展示了第一臺商用硬盤IBM350RAMAC(RandomAccessMethodofAccountingandControl),這套系統的總容量只有5MB,卻是使用了50個直徑為24英寸的磁盤組成的龐然大物。而在1968年IBM公司又首次提出了“溫徹斯特”Winchester技術。“溫徹斯特”技術的精髓是:“使用密封、固定并高速旋轉的鍍磁盤片,磁頭沿盤片徑向移動,磁頭磁頭懸浮在高速轉動的盤片上方,而不與盤片直接接觸”,這便是現代硬盤的原型。在1973年IBM公司制造出第一臺采用“溫徹期特”技術制造的硬盤,從此硬盤技術的發展有了正確的結構基礎。1979年,IBM再次發明了薄膜磁頭,為進一步減小硬盤體積、增大容量、提高讀寫速度提供了可能。70年代末與80年代初是微型計算機的萌芽時期,包括希捷、昆騰、邁拓在內的許多著名硬盤廠商都誕生于這一段時間。1979年,IBM的兩位員工AlanShugart和FinisConner決定要開發像5.25英寸軟驅那樣大小的硬盤驅動器,他們離開IBM后組建了希捷公司,次年,希捷發布了第一款適合于微型計算機使用的硬盤,容量為5MB,體積與軟驅相仿。
PC時代之前的硬盤系統都具有體積大、容量小、速度慢和價格昂貴的特點,這是因為當時計算機的應用范圍還太小,技術與市場之間是一種相互制約的關系,使得包括存儲業在內的整個計算機產業的發展都受到了限制。80年代末期IBM對硬盤發展的又一項重大貢獻,即發明了MR(MagnetoResistive)磁頭,這種磁頭在讀取數據時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,使得盤片的存儲密度能夠比以往20MB每英寸提高了數十倍。1991年IBM生產的3.5英寸的硬盤使用了MR磁頭,使硬盤的容量首次達到了1GB,從此硬盤容量開始進入了GB數量級的時代。1999年9月7日,邁拓公司(Maxtor)_宣布了首塊單碟容量高達10.2GB的ATA硬盤,從而把硬盤的容量引入了一個新里程碑。
二、接口標準的發展
(1)IDE和EIDE的由來
最早的IBMPC并不帶有硬盤,它的BIOS及DOS1.0操作系統也不支持任何硬盤,因為系統的內存只有16KB,就連軟驅和DOS都是可選件。后來DOS2引入了子目錄系統,并添加了對“大容量”存儲設備的支持,于是一些公司開始出售供IBMPC使用的硬盤系統,這些硬盤與一塊控制卡、一個獨立的電源被一起裝在一個外置的盒子里,并通過一條電纜與插在擴展槽中的一塊適配器相連,為了使用這樣的硬盤,必須從軟驅啟動,并加載一個專用設備驅動程序。
1983年IBM公司推出了PC/XT,雖然XT仍然使用8088CPU,但配置卻要高得多,加上了一個10MB的內置硬盤,IBM把控制卡的功能集成到一塊接口控制卡上,構成了我們常說的硬盤控制器。其接口控制卡上有一塊ROM芯片,其中存有硬盤讀寫程序,直到基于80286處理器的PC/AT的推出,硬盤接口控制程序才被加入到了主板的BIOS中。
PC/XT和PC/AT機器使用的硬盤被稱為MFM硬盤或ST-506/412硬盤,MFM(ModifiedFrequencyModulation)是指一種編碼方案,而ST-506/412則是希捷開發的一種硬盤接口,ST-506接口不需要任何特殊的電纜及接頭,但是它支持的傳輸速度很低,因此到了1987年左右這種接口就基本上被淘汰了
邁拓于1983年開發了ESDI(EnhancedSmallDriveInterface)接口。這種接口把編解碼器放在了硬盤本身之中,它的理論傳輸速度是ST-506的2~4倍。但由于成本比較高,九十年代后就逐步被淘汰掉了。
IDE(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)實際上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盤驅動器,這樣減少了硬盤接口的電纜數目與長度,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,硬盤制造起來變得更容易,對用戶而言,硬盤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。IDE接口也叫ATA(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)接口。
ATA接口最初是在1986年由CDC、康柏和西部數據共同開發的,他們決定使用40芯的電纜,最早的IDE硬盤大小為5英寸,容量為40MB。ATA接口從80年代末期開始逐漸取代了其它老式接口。
80年代末期IBM發明了MR(MagnetoResistive)磁阻磁頭,這種磁頭在讀取數據時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,使得盤片的存儲密度能夠比以往的20MB/in2提高數十上百倍。1991年,IBM生產的3.5英寸硬盤0663-E12使用了MR磁頭,容量首次達到了1GB,從此硬盤容量開始進入了GB數量級,直到今天,大多數硬盤仍然采用MR磁頭。
人們在談論硬盤時經常講到PIO模式和DMA模式,它們是什么呢?目前硬盤與主機進行數據交換的方式有兩種,一種是通過CPU執行I/O端口指令來進行數據的讀寫;另外,一種是不經過CPU的DMA方式。
PIO模式即ProgrammingInput/OutputModel。這種模式使用PCI/O端口指令來傳送所有的命令、狀態和數據。由于驅動器中有多個緩沖區,對硬盤的讀寫一般采用I/O串操作指令,這種指令只需一次取指令就可以重復多次地完成I/O操作,因此,達到高的數據傳輸率是可能的。
DMA即DirectMemoryAccess。它表示數據不經過CPU,而直接在硬盤和內存之間傳送。在多任務操作系統內,如OS/2、Linux、WindowsNT等,當磁盤傳輸數據時,CPU可騰出時間來做其它事情,而在DOS/Windows3.X環境里,CPU不得不等待數據傳輸完畢,所以在這種情況下,DMA方式的意義并不大。
DMA方式有兩種類型:第三方DMA(third-partyDMA)和第一方DMA(first-partyDMA)(或稱總線主控DMA,BusmasteringDMA)。第三方DMA通過系統主板上的DMA控制器的仲裁來獲得總線和傳輸數據。而第一方DMA,則完全由接口卡上的邏輯電路來完成,當然這樣就增加了總線主控接口的復雜性和成本。現在,所有較新的芯片組均支持總線主控DMA。
(2)SCSI接口
(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)是一種與ATA完全不同的接口,它不是專門為硬盤設計的,而是一種總線型的系統接口,每個SCSI總線上可以連接包括SCSI控制卡在內的8個SCSI設備。SCSI的優勢在于它支持多種設備,傳輸速率比ATA接口快得多但價格也很高,獨立的總線使得它對CPU的占用率很低。最早的SCSI是于1979年由美國的Shugart公司(Seagate希捷公司的前身)制訂的,90年代初,SCSI發展到了SCSI-2,1995年推出了SCSI-3,其俗稱UltraSCSI,1997年推出了Ultra2SCSI(Fast-40),其采用了LVD(LowVoltageDifferential,低電平微分)傳輸模式,16位的Ultra2SCSI(LVD)接口的最高傳輸速率可達80MB/S,允許接口電纜的最長為12米,大大增加了設備的靈活性。1998年,更高數據傳輸率的Ultra160/mSCSI(Wide下的Fast-80)規格正式公布,其最高數據傳輸率為160MB/s,昆騰推出的Atlas10K和Atlas四代等產品支持Ultra3SCSI的Ultra160/m傳輸模式。
SCSI硬盤具備有非常優秀的傳輸性能。但由于大多數的主板并不內置SCSI接口,這就使得連接SCSI硬盤必須安裝相應的SCSI卡,目前關于SCSI卡有三個正式標準,SCSI-1,SCSI-2和SCSI-3,以及一些中間版本,要使SCSI硬盤獲得最佳性能就必須保證SCSI卡與SCSI硬盤版本一致(目前較新生產的SCSI硬盤和SCSI卡都是向前兼容的,不一定必須版本一致)。
(3)IEEE1394:IEEE1394又稱為Firewire(火線)或P1394,它是一種高速串行總線,現有的IEEE1394標準支持100Mbps、200Mbps和400Mbps的傳輸速率,將來會達到800Mbps、1600Mbps、3200Mbps甚至更高,如此高的速率使得它可以作為硬盤、DVD、CD-ROM等大容量存儲設備的接口。IEEE1394將來有望取代現有的SCSI總線和IDE接口,但是由于成本較高和技術上還不夠成熟等原因,目前仍然只有少量使用IEEE1394接口的產品,硬盤就更少了。